中原工學院有这样一支教学团队,他们以“讲好黄河文化,传播黄河文化”为使命,致力于黄河文化创新传播和人才培养,他们就是2023年9月荣获“河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中原工學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黄河文化传播教师团队。

中原工學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黄河文化传播教师团队
“作爲新聞與傳播學院的教師團隊,具有‘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天然優勢,”團隊負責人、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楊靜教授說:“團隊融合專業優勢和地域優勢,貫徹落實二十大報告關于‘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教學育人、科學研究做在黃河大地上,成果轉化聚焦服務本土,教育體系創新實踐,真正踐行黃大年同志‘心有大我、至誠報國,敢爲人先、開拓創新’的高尚精神。”
團隊現有成員25人,在團隊負責人楊靜教授帶領下,聚焦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和高質量發展的國家戰略,發揮數字化、智能化融媒體內容生産與傳播管理優勢,並以此將學院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與文化傳承進行融通互構,努力培養能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卓越教師和時代新人。
言行垂范以文化人情系民生 提升文化育人成效
黄大年同志始终保有共产党员的赤子情怀,矢志报国、敬业爱生、攻克科研硬骨头,将高尚的师德师风融入教学和科研工作当中。团队在黄大年精神的感召下,牢记教书育人使命,争做學生人格智慧的启迪者、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以“黄河文化+”传媒类专业课程思政示范中心建设为引领,充分挖掘黄河文化元素,全面融入课程、教材、实践等环节,引导學生的作品创作聚焦黄河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多媒体、立体化传播中国力量。依托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团队助力黄河岸边乡村振兴和和美乡村建设,坚持每年2次为对口扶贫单位无偿提供教育培训,为当地农产品义务直播带货;多次为灾区群众和家庭困难學生捐款捐物;3名博士教师主动服务地方挂职锻炼。


學生以“黄河文化”为主题进行古村落、非遗文化拍摄
堅持以特色促建設、以建設強特色爲引領,近年來團隊榮獲省優秀基層黨組織、省樣板黨支部、省優秀基層教學組織、省課程思政教學研究示範中心、校師德師風先進單位、校“三全育人”先進集體,成員多次榮獲省優秀黨員、省優秀黨務工作者、省教學名師、省教學標兵、省文明教師、鄭州市五一勞動獎章、校“三全育人”先進個人、校文明教師、校師德標兵等榮譽稱號。
以德为先 以研为基 以爱为核 深化黄河文化教育
“黃河文化創新傳播是教學團隊的特色。”楊靜教授說,團隊充分調動新聞與傳播學院四個專業,廣播電視學、播音與主持藝術、廣播電視編導和網絡與新媒體的骨幹力量,突出協同優勢,實現全媒融合傳播,爲構建黃河文化育人體系和創新傳播提供了強大的效果保障。
以德爲先,樹立黃河文化傳播人才培養的鮮明導向。團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不斷校准人才培養目標,修訂各專業培養方案,促進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有機統一,培養德才兼備的內容創意與傳播人才。
以研爲基,深化黃河文化傳播育人的模式改革。團隊開拓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研究新思路,開展黃河文化傳播育人模式研究,將黃河文化講述研究的20余項成果應用于教學並取得明顯成效。
以爱为核,构建黄河文化传播的教学内容体系。团队教师引导學生把黄河流域的水利水工、文化遗产、服装服饰、民风民俗、地域文化等作为实践教学、毕业设计选题方向,在讲述黄河文化中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认同。以传媒创意与设计学硕士点为圆心,统领学院四个本科专业,创新传播内容,分别面向黄河文化音声化、影像化、数字化、符号化培养人才。
文化传承 协同育人 创新实践 助力黄河流域乡村振兴
前刘村是郑州市惠济区大河路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加快和美乡村建设是惠济区委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程,现阶段急需高素质团队、专业人士组织系统性挖掘,向内梳理黄河文化、向外讲好黄河故事,打造黄河边的高品质文化生活圈和文化创作宣讲高地。经过多次调研,今年上半年,团队在副校长海然带领下,中原工學院新闻传播学院与大河路街道前刘村签订战略框架合作协议,黄河文化特色化教学研究示范中心校外实践基地正式揭牌。以前刘村为主阵地,团队定期委派教师开展调研、访谈、拍摄、制作,通过各大媒体渠道,唱响惠济黄河文化品牌。校方提供人才支持,街道搭建实践舞台,校村合作联建,为和美乡村建设持续发力。

中原工學院新闻传播学院黄河文化特色化教学研究示范中心校外实践基地揭牌
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團隊以黃河文化傳承爲核心,多方搭建育人平台,開展創新實踐,助力黃河流域鄉村振興。近5年,團隊組織400余名師生開展對黃河古村落、非遺項目及代表性傳承人的調研,每年2次組織團隊成員赴確山縣進行新聞從業人員培訓,多次赴南陽方城縣廣陽鎮開展全媒體科普選題調研和創作。團隊先後創作黃河古村落影像作品30余部,“根與魂”黃河非遺産電視專題片100集;完成30部脫貧攻堅宣傳片和25部“鄉村振興”微紀錄片,20余部作品入選中組部全國黨員教育素材庫,十余部作品在學習強國平台展播;組織近300人創作了75部“廉政文化”主題微視頻,並通過抖音、B站等平台廣泛傳播。團隊成員在黃河沿岸的社會服務覆蓋全省每一個地市,行程超20萬公裏,在鄉村振興宣傳、和美鄉村文化建設、非遺文化保護與傳承、廉政文化宣傳和校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效果,産生了積極的社會影響和經濟效益,也爲黃河文化的創新傳播積累了豐富素材和寶貴經驗。
中原工學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黄河文化传播教师团队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以黄大年精神为引领,坚持立德树人,强调思想引领,扎实推进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高校教师团队建设,进一步做好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深化学科交叉融合,以更加高昂的精神面貌、更加务实的工作举措、更加高效的方式方法,传播黄河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通讯员 时燕子)